人民网上海5月9日电 (记者董志雯)从上海地铁5号线剑川路站出来,往东方向走上几分钟,一片颇具现代感的厂房映入眼帘,这里便是“零号湾”园区,也是“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核心地带。
5月8日,“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闵行区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感受闵行区从老工业基地到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转型升级之路。
2015年6月,在距离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一路之隔的一栋5万平方米商务楼内,“零号湾”正式诞生。这座商务楼由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地产集团三方共建,旨在打造产、学、研一体转化链条的“试验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8年,为了加快区域整体转型,引领上海双创升级,闵行区将“零号湾”放大,与上海市科委、上海交大共同研究“零号湾”及周边区域后,提出以新时期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建设为契机,立足“环交大”核心区域,发挥“高校院所聚集、科技成果密度高、产业承载能力强”的区位优势,拓展打造“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
“大零号湾”概念应运而生,总面积拓展至约17平方公里。
2023年2月23日,上海正式发布《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将“大零号湾”定位为世界级科创湾区。
从“零号湾”到“大零号湾”,不是简单地从一栋楼到一群楼、从几千平方米到17平方公里这一物理空间的扩大,而是从“创新平台”向“创新生态系统”的转变。
科创源头,“源”在校园。在大学周边建设的科技创新创业集聚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照国际先进模式,闵行区在坐拥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剑川路地区开始打造“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
上海南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叶隆表示,“大零号湾” 是围绕大学的开放街区式科技园,希望通过校区、园区、城区三区的联动发展,打造上海科创中心的新引擎,要有科创力、时尚风,也要有烟火气、国际范。
目前,“大零号湾”已建成投用高能级科创载体18个,一大批创新中心和成果项目落地,开放式科创街区初具规模。
华谊万创·新所。闵行区供图
作为“大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的重要载体,华谊万创·新所在2022年11月30日举行启园仪式。华谊万创·新所总经理杨晓丽向记者介绍,当前,已吸引了一批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入驻,代表企业有上海电气集团智慧能源科技、歌尔光学科技、泰尔激光、奕目(上海)科技、上海大音信息科技等。
杨晓丽表示,华谊万创·新所下阶段将继续致力于促进产业集聚、环境提升、配套丰富,各类场景在此互融,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大零号湾建设贡献价值和力量。
上海穹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谭俊博士后在讲解企业产品。 人民网记者董志雯 摄
上海穹窿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土生土长的闵行企业。专注于新一代可商用化的激光通信技术的商业航天企业,致力于低功耗、小型化卫星激光通信终端以及地面通信接收系统的研制。公司团队成员来自清华、上海交大、中科院等国内顶级院校或机构,研发成员占比超70%。
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谭俊博士后表示,在“大零号湾”创业,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十分明显,很多老同事、老同学都在附近工作、生活。园区相关政策扶持也帮助企业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可以说,我对园区的各项服务非常满意。”
另一家聚焦前沿科技的创业公司念通智能,位于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产业园。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束小康表示,念通是2016年从上海交大孵化出来的成果转化团队,是一个师生共创的企业。
念通智能致力于脑电、肌电、近红外、电刺激等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为脑科学、心理学、生机电、人因工程、神经管理、运动康复等科研领域提供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
束小康表示,作为学院派创业者,市场经验不足,但是在“大零号湾”,初创企业可以享受到产业辅导,比如每周四的“创始人例会”,“大零号湾”可以邀请到非常优秀的企业创始人或者创业者来分享创业经验。
“剑川路越来越堵了,证明来这里创业和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了。”束小康认为,这是园区发展越来越好的信号。数据显示,“大零号湾”目前共集聚硬科技企业3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63家,上市企业9家,“独角兽”企业2家,估值超10亿的企业有22家。
大零号湾科创服务大厦。闵行区供图
据介绍,在未来三年,“大零号湾”还将建成120万平方米左右的科创基地,总计形成200万平方米的载体空间。目前“大零号湾”集聚了60多家金融服务机构。“希望在未来三年集聚的基金规模达到300亿元,今年的目标是通过基金联盟集聚150亿的基金规模。”
“大零号湾”行政服务中心。 人民网记者 董志雯摄
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大零号湾”还打造了1.6万平方的一门式大零号湾科创服务大厦,集聚了行政服务中心、科创服务中心和人才服务中心,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行政、科技、创业、人才、会务等多功能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