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内容页

独家专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99%老人居家养老 政策完善迫在眉睫

时间 : 2023-08-11 08:03:51 来源:媒体滚动

来源:北京商报

99%老人在家养老的新格局下,被视为蓝海的养老产业又迎来新的发展机会。8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作为关注养老领域的领军专家,陆杰华呼吁从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的角度推动养老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激发市场活力。而当谈到99%老人在家养老的变化,陆杰华则表示,要关注养老格局的动态变化,尤其是要考虑到不同代际老年人不同的养老需求。


【资料图】

动态看待99%在家养老格局

“99%的老年人在家养老,90%以上的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问题已成为养老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一项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发布的最新调研数据展示了北京养老服务格局的最新变化。

谈到这一服务格局变化,陆杰华表示,目前的99%老人在家养老应该称为社区居家养老或者居家社区养老,这是将过去的“9064”(90%选择居家养老、6%选择社区养老、4%选择机构养老)养老模式中的6%和90%放在了一起。相对来看,1%是相对机构养老而言的。

在此新变化下,陆杰华认为,值得关注的养老产业多与居家社区养老相关。“具体细分来看,包括食、住、行、医、护、乐几个方面。‘食’就是现在的老年助餐,这是老年人很重要的现实需求。‘行’包括了围绕居家和社区的适老化改造。主要围绕家边、身边和周边‘三边’来展开服务。”

“其他还包括‘医’和‘护’,现在老年人还是属于慢病和共病比较多的状态,很多老年人的慢病需要进行康复照料。同时,助洁、助浴都是老年护理中很重要的部分。最后要关注到‘乐’,涉及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陆杰华看来,今天的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城市,老年人有其独特的特点,老年人对学习的需求很大。

“根据我们的观察,99%老人在家养老是当下老年人的选择需求,但如果未来再经过10年或20年发展,这个格局可能会发生变化。”陆杰华表示,目前的老年人,特别是一些高龄老人,大部分都是有子女且多子女的,他们可以居家或在社区养老。但当未来第一代独生子女的老年人,进入高龄或者进入生活不能自理阶段,或许就会考虑机构养老。“99%的比例应该客观和动态地看待变化。”

产业化还需多细则政策

作为一座超大城市,如何构建起满足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也是北京当下面临的关键问题。在陆杰华看来,养老产业虽是蓝海,但从盈利角度来看,很多企业的加入意愿并不强烈。“发展养老产业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各负其责。政府需要给出更多政策优惠,比如在投资环境、贷款、税收这些方面,提供更大力度的优惠条件。”

从养老产业当下的发展情况来看,活跃在市场上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北京和全国的养老服务目前都尚未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和连锁化,这是制约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陆杰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家庭和社区中的养老服务相对分散,产业服务还没有形成本地特色的独立品牌。

“除了有优惠政策外,政府如何扶持、聚集这些分散的养老服务也比较关键。”陆杰华表示,现有的养老服务缺乏标准和规范,需要社会组织介入,进行规范和标准的设立。“从我们的调研来看,目前北京各乡镇街道都在开展一些养老服务。下一步就是要给这些养老服务列清单,建立退出机制。”

随着出生于我国第二次婴儿潮的老人逐步进入退休阶段,未来十年的养老产业格局值得期待。针对未来十年的养老格局,陆杰华认为,未来十年的养老服务格局基本是以兜底和普遍性的基本养老服务为主。“目前国内的养老服务刚刚起步,主要关注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但在未来十年,养老服务要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

“推动养老服务的发展,要注重政策的顶层设计、产业的人才培养、行业标准规范的设立。这些因素都至关重要。”陆杰华强调,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还要考虑到农村地区。“农村的产品和服务发展滞后于城市,政府的政策体系应该更多聚焦在农村的养老服务,让所有老人都能在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的进程中不掉队。”  

北京商报记者赵博宇

现在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x